淅川县:热线“小切口”解锁基层治理新效能
2025年以来,淅川县将12345热线作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关键抓手,从群众反映的“急难愁盼”诉求出发,通过机制革新、数据研判、群众共治三向发力,推动热线服务从“接诉即办”向“未诉先办”深度转型,将12345热线打造成政府回应民情的“传感器”、化解矛盾的“减压阀”。
一、机制保障:构建三级联动“高速路”
淅川县构建“县—乡镇—部门”三级联动责任体系,县热线办统筹协调,各乡镇(街道)和职能部门成立分管领导牵头的热线专班,严格执行“首接负责、限时办结、闭环管理”机制;创新实施“属地管理+行业指导”双轨派单模式,对跨部门诉求实行“1+N”联合处置,明确牵头单位主办、协办单位配合,确保诉求“接得准、派得快、办得实”。
二、数据赋能:点亮科学决策“智慧灯”
淅川县打破部门数据壁垒,构建跨部门协同治理平台,推动单一治理向多元共治转型。今年“三夏”期间,淅川县12345热线办通过大数据分析,精准识别“焚烧秸秆、土地纠纷”等高发诉求,联合派出所、自然资源所等部门组建多支普法宣讲队,深入18个行政村开展“以案说法”宣讲26场,覆盖群众1200余人次,有效化解矛盾纠纷,提升治理前瞻性。
三、群众共治:激活基层治理“内生力”
淅川县积极构建“诉求收集-协商共治-成果共享”治理闭环,推动群众从“旁观者”转变为“参与者”:一是三级回访强保障。实行“承办单位初访、热线中心复访、人大代表抽访”三级回访制度,确保事事有回音、件件有落实;二是议事平台聚民智。在全县289个行政村设立“热线议事厅”,将热线诉求纳入村民议事会议程,累计解决环境整治、道路修缮等民生诉求137件;三是正向激励促参与。开展“热线服务之星”评选,推行积分兑换奖励,设立“金点子奖”表彰优秀治理建议;四是自治组织提效能。指导成立“环境管家队”“矛盾调解团”等28个自治组织,实现“群众事群众办、大家事共同办”。
2025年以来,淅川县累计受理市12345热线交办的诉求工单12488件,办结率100%、满意率达97.8%。下一步,淅川县将继续深化12345热线办理机制创新,强化数据应用和群众参与,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监管效能,切实解决群众关切问题,筑牢政府与群众之间的“连心桥”,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持续赋能增效。